您好!今天是:
[字体大小: ] [打印] [关闭窗口 ]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文明评论
让“公筷”快用起来
发布时间:2020-04-14来源:石家庄文明网

  市文明办、市市场监管局近日联合开展“公勺公筷·文明用餐”倡议行动,倡导餐饮企业提供、市民自觉使用公勺公筷,家庭推广普及分餐制。目前,已有光明渔港、渝乡辣婆婆等200余家餐饮企业积极响应。

  然而,在实际就餐过程中,一些食客似乎对使用公勺公筷并不太感兴趣;一些中小规模的餐饮场所,并未主动提供相关服务,推广难度可想而知。

  早在非典期间,实行公筷制、分餐制的呼声就曾一度高涨,但随着疫情平息,公众对于使用公筷的热度逐渐消退,至今,只有少数高档餐厅还在提供类似服务。

  为什么“良策”形不成良好习惯呢?其中,有传统习俗的问题,有餐饮企业顾虑成本的问题,更有公众认知观念的问题。但这次疫情,已经直接命令我们让良好习惯变成“自然”。

  打破传统思维。围桌而坐,筷来箸往,情意浓浓,筷勺无论公私,用餐不分你我,似乎只有这样,才能显出亲热、增进感情。殊不知,病从口入,筷箸横飞之际,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菌也趁虚而入。此番新冠病毒已将合餐弊端暴露无遗。使用公勺公筷,不是“矫情”,而是对自己、对他人生命健康负责。

  企业负好责任。实行分餐和公筷制,会加大餐饮企业的经营成本。对此,有关部门在倡议的基础上,还应出台一些奖惩激励措施。比如,将“文明餐桌”建设情况与餐饮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挂钩,纳入星级酒店评优评佳内容,引导餐饮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,强化行业自律。

  市民自觉约束。此次疫情传播渠道,公众聚集为主要之一,至今禁止。相关案例,人尽皆知。相信大家有引以为戒的共识:断一截传播渠道,多一份安全人群。(梦扬)

回到顶部
分享到: 
0
河北省省会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
联系电话:0311-87851600
建议使用:1024*768分辨率 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